近期,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针对直播电商领域的不规范行为,启动了一项专项调研活动,调研覆盖了抖音、快手、小红书、微信小店、淘宝、京东、唯品会这七大热门的短视频及电商服务平台。通过随机抽样、直播记录、以及持续的对比分析,共监控了146场直播活动中的促销手段,结果揭示出25个直播间存在较为突出的促销不规范现象。
昔日实体店中“最后一天大甩卖”的吆喝声,如今也在电商直播间中屡见不鲜,用以诱导消费者迅速下单。那么,这些促销噱头是否真实可信?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探究。
记者随机观察了多个大型短视频及电商平台上不同类别的直播间,发现其中部分营销手段涉嫌价格欺诈。
以一家销售家用美容仪的直播间为例,记者看到带货主播正在介绍一款所谓光子美容仪。据其介绍,该美容仪的日常售价为1980元,而在直播间内,它将以一折的特惠价198.9元限时出售。
直播过程中,主播不断强调这是限时优惠的最后一天。然而,在直播结束后的连续两天内,记者持续跟踪了该美妆店的直播活动。第二天,同样的直播间再次开播,销售的美容仪与前一天完全相同,价格依然是198.9元,并未如主播所说恢复到日常价1980元。
第三天,虽然该美妆店没有直播,但网店内相同的美容仪仍在销售,价格维持不变。
根据我国《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》第十九条,经营者不得采用虚假的折扣、降价或价格对比等方式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。
对此,消费维权领域的资深律师、广东省消委会公益律师团成员柯立坤指出,商家利用限时限量的促销策略,并未真正给予消费者优惠,而是通过制造紧迫感促使消费者快速下单,以达到提升销量的目的。
据广东省消委会相关负责人透露,此次专项调研后,已对相关平台进行了约谈。截至目前,涉及违规的平台均已完成整改。